解密制冷黑科技:从空调到冰箱的核心原理
发布时间:2025-06-27    浏览量:36

在炎炎夏日,打开空调享受清凉,或是从冰箱中拿出冰镇饮料解暑,这些惬意的时刻都离不开神奇的制冷技术。制冷技术如同一位隐形的 “温度魔法师”,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舒适与便利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了解三种常见的制冷技术原理。

蒸汽压缩式制冷:最主流的制冷方式

蒸汽压缩式制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技术,我们家中的冰箱、空调大多采用这一原理。其制冷过程主要由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节流装置和蒸发器四个部件构成循环系统。

当系统启动,压缩机就像一位勤劳的 “搬运工”,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,送入冷凝器。在冷凝器中,制冷剂气体向外界环境释放热量,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,这就如同给发热的物体 “退烧”。经过节流装置后,液体的压力骤降,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,随后进入蒸发器。在蒸发器内,制冷剂吸收周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,迅速蒸发为气体,实现制冷效果。之后,这些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入,开始新一轮循环。


吸收式制冷:用热量 “驱动” 制冷

吸收式制冷与蒸汽压缩式制冷不同,它以热能为动力,常用的工质对是溴化锂 - 水或氨 - 水。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,发生器、吸收器、冷凝器、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协同工作。

发生器中,浓溶液在热源(如蒸汽、热水或燃气)的加热下,释放出制冷剂蒸汽,溶液浓度变稀。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,放出热量后冷凝成液体。接着,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降压降温,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蒸发制冷。而变稀的溶液则流入吸收器,吸收从蒸发器过来的制冷剂蒸汽,重新变成浓溶液,再由溶液泵送入发生器,完成循环。吸收式制冷适用于有余热、废热可利用的场合,能有效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。


半导体制冷:电子科技的制冷奇迹

半导体制冷,也叫温差电制冷,基于帕尔贴效应。当直流电通过由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,电偶的两端会产生温差,一端吸热制冷,另一端放热。

半导体制冷器件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无机械传动部件、无噪声、无污染,制冷速度快且温度控制精度高,在小型电子设备、医疗设备、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。比如,便携式小冰箱、电脑 CPU 散热器等都可能用到半导体制冷技术。不过,目前半导体制冷的效率相对较低,成本也较高,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。

制冷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,未来或许会有更高效、环保的制冷方式出现,持续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惊喜。

山西程圣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
  0359-4830111
版权所有:山西程圣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           备案号:晋ICP备07000168号-1

晋公网安备 14082202000168号